在詩歌中如何展示場景呢? 著名詩人作家、廣東省作協會員何中俊先生所創作的《活祭》給我們提供了范例,那就是多視角、多姿態展示。 多視角就是獨白型、角色型、隱身型三個視角。 獨白型,就是自我言說。 角色型,就是帶著一種面具出場。 隱身型,就是充當局外者,冷靜客觀地呈現情景。 多姿態就是傾訴式、評述式、觀照式三個姿態。 傾訴式,就是運用強烈情緒,表達深情眷戀。 評述式,就是通過思辨途徑,提升哲思高度。 觀照式,就是透過物我合一,達到我物相通。 優秀的詩人作品總能以恰切的視角與姿態來展示一幅立體、生動、多彩的自然、社會、人生畫卷。 《活祭》就屬于這樣的作品。 ”風吹過玉蘭樹/風坐在石頭上”"在風中我是根枝條/伸出地平線”是獨白型視角傾訴式姿態展示的自然畫卷。 這種獨白型視角傾訴式姿態展示的自然畫卷給我們的印象是:孤寂靜寞。 這種獨白型視角傾訴式姿態展示的自然畫卷給我們的思考是:如何改變? 這種面對孤寂靜寞所帶來的如何改變的思考是建構主義平衡理念的主觀投射。 ”雄雞壓著嗓子在嘶叫””小牯牛想一陣,就寂寞地/朝著鳳凰山吼一聲””鋤地的人,不聲不響””只有苦艾,斑毛草和青柏/混合的氣息””飄過四房灣五房巖和六房咀”是隱身型視角觀照式姿態展示的社會畫卷。 這種隱身型視角觀照式姿態展示的社會畫卷給我們的印象是:傳統守舊。 這種隱身型視角觀照式姿態展示的社會畫卷帶給我們的思考是:如何革新? 這種面對傳統守舊所帶來的如何革新的思考是存在主義存在價值的主觀投射。 ”念想里,每一天都是清明/每次燃起的青煙,都在遙祭/這些活著的人/那些連苦也喊不出來的人”是角色型視角評述式姿態展示的人生畫卷。 這種角色型視角評述式姿態展示的社會畫卷給我們的印象是:沒有自我。 這種角色型視角評述式姿態展示的社會畫卷給我們的思考是:如何重塑? 這種面對沒有自我所帶來的如何重塑的思考是人文主義人性覺醒的主觀投射。 作者通過獨白型、角色型、隱身型三個視角與傾訴式、評述式、觀照式三個姿態形象、深刻、厚實、沉重地展示了山村生活的原始圖景。 附文: 活祭 文/何中俊
風吹過玉蘭樹 風坐在石頭上 在風中我是根枝條,伸出地平線 雄雞壓著嗓子在嘶叫 小牯牛想一陣,就寂寞地 朝著鳳凰山吼一聲 鋤地的人,不聲不響 只有苦艾,斑毛草和青柏 混合的氣息 飄過四房灣五房巖和六房咀 念想里,每一天都是清明 每次燃起的青煙,都在遙祭 這些活著的人,那些 連苦也喊不出來的人 作者簡介: 何中俊,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廣東省作協會員、中山市網絡作家協會副主席。“每天一首原創詩”詩歌運動發起人,中國詩歌網“現代詩歌”欄目首席版主,主任編輯。作品見《詩刊》,《星星詩刊》,《詩歌選刊》,《詩歌月刊》,《作品》等國內外報刊。出版有:散 文 集:《路上開放的丁香》報告文學:《王道》。詩 集:《在水之湄》、《一只螞蟻的悲傷》、《鄉俗物語》、《飛奔的石頭》、《一個城市的艷遇》、《遠山的寂靜》、《劊子手》、《春天的草垛》、《一朵花的高度》、《坐在時光的碼頭上》。《當代精英文學》顧問。
詩評人: 陳澤亮,詩人,詩歌評論家,英詩翻譯專家,中共黨員,安徽淮南人,安徽師范大學本科學歷。淮南五中高級教師,中國先秦史研究會與國語雙語研究會理事,安徽省家庭教育研究會會員,安徽省省級家庭教育名師,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淮南市作家協會會員,《淮南作家文化傳媒》簽約作家,淮南圖片網特約作家,中詩網特邀編輯,新西蘭文學聯合會《澳洲訊報》編輯,《西北鳳凰詩社》社長,曾在《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詩歌網》《中國作家網》《四川人文》《山東詩歌》《長江詩歌》美國《海華都市報》等網站、雜志、報紙、平臺等發表詩歌三百多首、 詩評一百二十多篇、短篇小說二篇、散文評論一篇,小說評論二篇。2017年,本人撰寫的《把家庭教育過程倫理化》《把家庭教育力度課程化》《建立高效家長學校課堂的兩大途徑》《四個舉措抓實家庭教育工作》等五篇文章分別被人民網、中國青年網、中國新浪網、財經騰訊網和鳳凰網所轉載。 詩觀: 詩是奔向遠方孤獨的激情, 詩人用激情把一杯水釀成了一杯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