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舅舅叫立本 小時候,我們姊妹三人常走動的地方,就是舅舅家。舅舅家在一個很有標標志物的地方——普濟橋的西邊第三戶。媽媽放心地讓我領著弟弟、妹妹們步行15里的石子路。一路玩耍,在壓水渠的土堆上,三人還要溜達溜達一陣子。弟弟比我和妹妹小,跑起路來一顛一顛的,總落在我們的后面。到舅舅過串門、度假,是我們最開心的事情。 因為舅舅家在銅城的集鎮,熱鬧非凡。一到逢三、逢八,逢集的時候,趕集的人,買菜的人,肩膀靠著肩膀,在小巷子的拐彎處擦肩而過。做買賣的吆喝聲,此起彼伏。攤位上油條的飄香、鍋里面的粽子的清香、小飯館飄出的酒香,把記憶的深處觸及的滿滿的憧憬。 到舅舅家,夏日里舅舅總要給我和妹妹們買了三把小蒲扇,讓我們晚上防御蚊蟲的來犯。附加給我們買幾支銅城老冰棍,來讓我們解解饞。冰棍的味道讓我們在懵懂的記憶中留下了甜與涼爽的滋味,惦記著舅舅優厚的待遇,在記憶的老板油上畫上了多個甜美的符號,舅舅。 祖母冥冥之中,給舅舅起個意味深長的名字,立本。有幾次我在寫作文的時候,問老師立本的意思,三年級的老師告訴,立本就要立足于自己選擇的行業,不能忘本。到初三的時候,課外寫作的練習中,慢慢地理解了祖母給舅舅起名的另外一種寓意,舅舅要立足于社會主義的事業,立足于為人民服務的本質。舅舅進單位工作不久,就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在供銷社的崗位上,帶領著員工搞生產經營活動,做負責人。立本,就要用共產黨員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無私精神,來建設社會主義的新中國。舅舅在忙碌著、忙碌著,在忙碌的前行中,慢慢地變老。 常在電話里,聆聽著舅舅兒時叫我們吃油條的聲音,小大子,帶小三子、小二子來吃油條喝姜湯了。熟悉的聲音,常把我們帶入到銅城的小巷中,尋找、尋找童年的味道。記憶在翻篇,烙印在加密中永恒。舅舅,立本舅舅,是我們同年的糖果的來源、少年的讀書的范本、中年交際的榜樣。舅舅的闊愛讀書學習,舅舅家的房子不是寬裕,但是書房的書是與日俱增,到舅舅家書香讓你先醉,看三國演義、看水滸、看西游記、看紅樓夢是我們姊妹三人最驕傲的版本。做在舅舅的書房,一呆就能是幾個小時不起身。癡迷的舅舅帶著我們癡迷上看書。 看書學習的愛好,舅舅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著。房子能裝下書,舅舅就便心滿意足,舅舅喜歡書喜歡了癡迷。 一晃我們長大了,三十年的時光飛速,我們在追趕的征途上,拉近了依偎在舅舅身旁的距離。舅舅老了,見到了舅舅是在去年的夏天,舅舅手里夾著一支已經點燃的了玉溪牌香煙,趕牌場子呢,舅舅告訴我,他們的老朋友在玩一種包圓子的麻將游戲,一人投六十元,四人投上兩百四十元,兩個小時拔鍋結束,舅舅的一天娛樂精彩的瞬間就畫上了句號。回家三更天舅舅還要早讀詩文。 忙于工作加上本身就是個粗枝大葉的人,把舅舅的生日時間都忘記了。前幾天母親在一次家庭聚會上,善意地提醒我們要給舅舅過八十大壽。舅舅今年冬月十四是整整八十壽辰,過壽的節目單上,舅舅最愛收的禮物,小晚輩們是送舅舅一篇獲獎的文章、刊發的一首詩文,舅舅要獎勵我們啦。號令下,看看把小一輩的忙的屁顛屁顛地,回家準備獲獎資料來送禮給舅舅賀壽。 十四的壽辰上的詩文大賽,將在冬天的暖意中拉開帷幕,壽單上的搶答、飛花令,朗誦都是舅舅給孩子的壽辰上一堂新課,舞動新時代。 普濟橋畔上的書香,舅舅立本家的詩香,在冬的蘊藏著漫天起舞的風帆。 2020.12.26
|